芷兰阅读之家

第29章 前奏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正当凌霄还在风临城内忙活的时候,夜照国的大军也开始了行动。

八十万边军开关而出,一股全面开战的势头席卷了寒渊帝国的边塞。第一日,拔营寨数十,尽屠其军;第二日,下城三座,尽屠其民……

大将军的策略很简单,全面放弃后方补给,用最快的速度直插寒渊腹地。以一种惨绝人寰的方式,先在寒渊帝国的大地上开辟出一片战场,拖住其更多的力量,这样北线就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

夜照国举国跟异族是死仇,而跟寒渊,则是世仇。所以没有人会去质疑大将军的军令,也没有人对大军的做法有什么异议。

八十万边军以战养战,以雷霆之势震动了整个寒渊帝国的西线。寒渊朝廷的反应还有些时日,但是身在战火里面的寒渊民众已经被打醒了。不是夜照国好欺负,而是人家夜照国懒得理你。民众自发组织的反抗显得有些多余,任何敢于阻挡夜照铁蹄的,直接被战火无情地摧毁。

大将军还在国都,并未亲临前线指挥。他在等,也是在赌。在等寒渊帝国的反应,也是在赌夜照国的国运。

未及一月,边军将士就已经开辟出了他们想要的战场。

此时的寒渊朝廷早已乱成一锅粥,有主战者,也有主和者。双方争执不休,谁也不肯退让半步,以至于根本没有精力去管远征大军和境内的夜照铁蹄。军情似雪片般地飞向朝廷,催着掌权者赶紧做出决策。终于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决定向夜照国讲和。

寒渊朝廷动用了能够动用的一切渠道,疯狂地向夜照国朝廷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但是夜照朝廷却像聋子一般,并未做出任何反应。

徐王素以仁义名世,认为此举有失国体,故而对大将军颇有微辞。好在国后一再坚持,战时的一切军政要务全凭大将军一人处置。

自夜照国主辍朝之后,夜照国第一次在世人的面前亮出了它的獠牙,还是如往昔一般锋利。

夜照国主韩兴,在列国的深宫里已经被传成了笑谈。坐拥北域最强的劲旅,却不思进取,自数年前开始便不理朝政,辍朝不绝。至于国主在干什么,夜照民众有猜测,列国也有猜测,却终究只是一些猜测。

国政由大将军和徐王主持,国后执国玺督之。

大将军秦朗乃是三朝老臣,深得历代国主的信任,有其坐镇国都,夜照国便稳如泰山。秦朗也是修行中人,修行境界未知。也是,列国的中枢要员,都是举国守护,任何与其有关的消息都是绝密。

徐王韩安平是国主之弟,温润敦和,谦恭待人。国主理政之日,仅是个拥有爵位的闲散王爷。自韩兴辍朝之后,以仁义之名受众多文臣的推举,不数年间便已是仅次于大将军之下的权臣。

此次寒渊叩关,韩安平与一众文臣主张御敌于北线,不做大将军东征的冒险之举。奈何国后将一道印有国玺的空白诏书交于秦朗,这是将整个夜照国托于一人的态度,自此群臣莫敢异议。

群臣兢兢业业襄助大将军东征,心里却多有微辞,虽然嘴上不敢言论。夜照国法,战时非议国政者,以乱国罪论处,诛九族。文臣不仅害怕屠刀,更害怕乱国罪名污了自己的清流名声。

仔细说来,文臣的清流之势,也是在韩兴辍朝之后才开始渐渐起来的。韩兴辍朝,先是群臣请命;请命不成,进而讽谏;讽谏不成,进而死谏。虽是成全了几个忠臣之名,但韩兴依旧是不予理睬。清流们恐惧国主昔日的威势,也不敢越过国主的底线,双方各干各的,时而由国后督导群臣一下子。

国后与武将关系融洽,有大将军坐镇国都,任谁也不敢轻易造次,只好埋头苦干。只是其中有些笔杆子徒有其名,高谈仁义礼法,却不明事理。

战,才是夜照国的立国根本。

此次寒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亿倍返还:双手插兜,没有对手! 神帝追妻,腹黑神后太抢手 御兽:我能看见隐藏血脉 我只想搞钱 盘龙:大圆满的我被迫炼化主神格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