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一卷 麒麟阁上春还早 第十七章 长孙大人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这件事情,必须要让郑大士知道。而且郑世安必须要把这关系撇清,否则麻烦无穷。

别看郑世安识字不多,可如果说心眼儿,他可比崔道林强百倍。

※※※

田庄一切正常,至少从表面上看,很平静。

郑家田庄有一百多户人家,其中有七成以上的人,是靠着给郑家种田讨生活。剩下三成,有的是享有露田,还有的则依靠渔猎为生。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山川丘陵交错,地形错综复杂。以洛阳为中心,四面八方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龙门山等十几座山脉;河渠密布,伊水、洛水、清河、涧河七八条河流流经洛阳。

自古以来,这洛阳就被称作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小小的郑家田庄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物。

不过他们大都是依地势而建窑洞,一坑十窑,这也是当时河洛地区的主要生活方式。

这坑,就如同后世的大杂院一样。

之所以如此居住,一方面是因为地势所迫,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生活所逼。

住这样的窑洞,花费比之建造砖瓦房要便宜许多,而且居住很舒服,是贫苦人家的第一选择。

郑世安当然不可能住坑窑。

郑家在田庄里有房舍,他就住在一座有七八间房舍,连带着一个小院子,马厩等一应设施齐全的住所。当然了,田庄里还有更好的房子,却不是郑世安能居住。

穿过田庄,逆伊水而上,可见两座山。

山似洛阳南面的门户,古称伊阙。两座山东西相峙,伊水西面为龙门山,东面为香山。

北魏太和年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因北魏奉佛,故而孝文帝在龙门山开凿石窟,以建佛像,也就是后世著名的龙门石窟。

不过,此时的龙门石窟,才初具雏形,还达不到后世所说的那种规模。

郑言庆前世曾游览过龙门石窟,但当时石窟因各种原因,特别是战争影响,许多佛龛浮雕壁画,都被战争强盗们抢走了。如现在龙门石窟宾阳洞的浮雕像,后世就出现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言庆很想看看,这原汁原味的浮雕像,究竟是什么模样?

所以在抵达田庄后的第三天,郑言庆就骑着那头青驴,悠悠然向龙门山行去。

冬日的萧索,早已经不见了踪迹。

沿途所见,尽是盎然春色,令人心情格外舒畅。

当然了,郑言庆不可能一个人出去,毕竟年龄太小。给他带路的,名叫毛旺,正是毛小八的老爹。这是一个很淳朴敦厚的庄稼人,在田庄里的口碑,也相当不错。

他一边回答郑言庆的提问,一边在前面领路。

眼见着,渡过伊水,就是龙门山了。郑言庆突然停下来,看着前面一队从山中行来的车马,示意毛旺在路边让道。看那车马的架势,应该是官宦人家。正前方两队披甲骑士开路,正中央有几辆大车。而牵引车辆的马匹,竟是个个神骏无比。

郑言庆不懂马,但从马匹的外形就看出,这不是普通的马。

安远堂是以战功起家,也蓄养了不少宝马良驹。依稀感觉,这些拉车的马,几乎比得上安远堂那些宝马良驹。这是什么人家?竟然如此奢侈?言庆禁不住有些好奇。

那马车上,挂着一面虎头金盾,车辕上还插着一面旗,书斗大‘长孙’二字。

“老毛,这是哪家权贵?”

毛旺世代在洛阳生活,对洛阳的权贵也有所了解。

“郑少爷,那是长孙大将军的车仗。”

“长孙大将军?”郑言庆一怔,旋即反应过来,这长孙大将军,恐怕就是指的那个一箭双雕的上开府仪同三司,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逆天鲁尊 武帝,从守护村子开始 尾灯 你与月色皆美,霸总他只配滚远 美然与我 数码时代:搭档是杰斯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