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19.认清哥舒…… (第1/5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哥舒琎尧当时和庭渊介绍这些人的身份时, 只是随便说了一下,倒也没细说。

庭渊发现这当中可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伯景郁:“当然了,这些人, 都是在京州风流一时的大才子。”

庭渊:“他们不是科举落榜了吗?”

哥舒:“此事说来话长。”

庭渊是真的很好奇。

哥舒叹了口气, 见到这一步了, 索性也就没什么好隐瞒的。

他道:“这些人确实是科举落榜的考生,但他们也是风流一时的大才子, 此事要是认真说,得牵扯到十多年前的科举舞弊案。”

一听这话,庭渊心中便明白了。

这就好比高考的时候有人徇私舞弊, 而且人数还不在少数。

“这个案子不方便说吗?”庭渊问。

哥舒琎尧道:“倒也不是不方便说,不过这个事件当时确实在京州造成不小的影响,没有大范围传播, 是被武力镇压了。”

“京州有两大书院,一个是青天书院,还有一个是凤鸣书院,青天书院是以我哥舒家为首,女君在位时期由我的高祖母哥舒新玉按照女君的旨意一手创办,高祖母在女君时期担任内阁大学士同时兼任青天书院院长, 此后我们哥舒家每一代都会按照祖训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并继续担任青天书院的院长, 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我的父亲哥舒晔是第四代君王伯临呈在位时的丞相。”

庭渊觉得有些不对劲:“你不是说你曾经家道中落?”

可若是按照哥舒琎尧如今的说法, 那他从何而来的家道中落?

现在青天书院还在, 他又是伯景郁的舅父。

哥舒琎尧:“其中牵扯了很多,我们青天书院一向是面对全国招收学子,不论名气和出身, 只凭借最终成绩决定是否录取,每年按照名次前五百人录取,经历过四朝一百多年的沉淀,朝臣换了一批又一批,这些官员的后代大多都接受过比较好的教育,他们的和普通百姓的是不同的,导致在五代君王伯子骞在位期间,十几年中录取的人基本都是官员权贵的后代,朝堂之上的新官全都是祖上为官的,引发大量学子不满,认为我们哥舒家的青天书院不够公平,太平十八年四月,西州起义,被五代帝王伯子骞用半年的时间以武力镇压,我母亲刚刚怀上我,而后君王为平息众怒给天下学子一个交代,同年冬月下令关闭了青天书院,我父亲当时是五代君王的内阁大学士,同年腊月我的父亲被罢官,即便如此朝中大臣与民间学子依旧对我哥舒一族口诛笔伐,太平十九年九月,我刚出生不足三个月,五代君王再度为平息众怒,下令将我哥舒一族人逐出京州,重返故里北州。”

哥舒琎尧的亲事是在娘胎里就定下的,他们一家返回北州后,正好妻父被调任至北州为官,婚约因此并未取消。

后来哥舒的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他在族人的抚养之下健康长大。

庭渊问:“那后来呢?”

哥舒琎尧叹了口气,“青天书院关闭,而这些学子才发现,关闭青天书院他们依旧无法参加与权贵之子竞争,没有青天书院,这些人可以花重金聘请先生到家里教学,也可以几家联合起来创办私塾,供族中孩子念书,原本他们还有机会可以通过青天书院改变命运入朝为官,青天书院关闭后,朝中两届科举没有出过一个从底层参加科举逆袭的普通平民背景身份的官员,于是他们又要求重开书院,但是不能重开青天书院,几位大臣联名上书,此时当政的已经是六代君王伯景照,也就是景郁的堂兄,在这些人强烈的要求下,由几位大臣联手组建的凤鸣书院正式组建。”

庭渊:“科举舞弊案可是和凤鸣书院有关?”

哥舒琎尧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玉氏春秋 寒门女子科举图鉴 我靠充钱当武帝 末世大佬在六零活得风生水起 我妈想让我替她生孩子 锦绣医途之农女倾城 逆天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