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阅读之家

第二章 望父成龙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你们把家人朋友也过来,接受无产阶级的再教育。”说到这里,他挤了挤眼睛,人群发出会心的微笑。

“这些日子,我到巫县每一个角落都走访过。我们的农民,食不果腹,工人们的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现在,是午饭的时间。饭后,我会找一位‘专家’来和大家讨论。相信他的理论水平,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王建国把巫山接了过来,午饭就在会议室解决了。

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白净的脸上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黑色灯线绒衣裤,一双布鞋,整个人看上去很整洁,透出一股机灵的味道。

午饭后,巫山在讲台上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各位爷爷奶奶伯伯叔叔阿姨好,我叫巫山,今年十五岁,巫立行是我父亲。”

在座的位置最高的就是原巴蜀省委副书记赵立生老爷子,六十开外了,头发半白,笑眯眯地看着他:“巫山小朋友,你的普通话说的挺好啊。”

“赵爷爷好,我每天都在听广播,跟着广播里面的叔叔阿姨学的。”

“咦,你还认识我?”

“当然了。爸爸经常在家里谈到你们呢。我还经常看地区的亿县日报。好多前辈都在报纸上见过。”

赵老爷子捋了捋胡须:“孩子啊,你跳级了?”

“是啊,小学的东西太简单了。我都快自学完了高中的课程,大学的课程也看了些,最主要的是看了资本论和西方的经济书籍。”

“噢?”

在座的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一个戴着黑色镜框的叔叔慎重地说:“孩子,我来考考你。”

看到巫山露出不解的神色,赵老爷子马上解释:“杨援朝,杨云同志的幼子。”

巫山一听大吃一惊,杨云可是和伟人齐名的经济能手,特殊时期后一直在伟人身后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

巫山马上正襟危坐:“援朝叔叔请讲。”

“有段时间,我到了农村工厂各个地方去调研,发现一个问题,农民,工人,人浮于事,干活的时候都在磨洋工。农民杵着锄头在地里摆龙门阵,工人拿着工具在车间唠嗑抽烟。同时,农民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没有隔夜粮,工人也没有余钱。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

在座的好多都是从事经济工作的,都聚精会神地盯着巫山,看他怎么回答。

巫山理了理头绪:“杨叔叔这个问题实在太大,小子就在这里抛砖引玉了。建国之后,我们都喊着当家做主的口号,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农民不再为地主耕种土地,工厂也收归国有,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辈的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的人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

“像杨叔叔和我爸爸你们这一辈人,没有经过解放前的生活,自然也就体会不到当家做主的感觉。现在主要的劳动者就是你们这一批人,不再有开国初期爷爷奶奶辈的劳动热情。如果农民耕种的土地是自己的,工人也成为工厂的股东。我想情况就会大为好转。”

“农民的问题,我看了文献记载,包产到户在1956年出现在江浙省瓯江地区嘉永县。1957年夏季,瓯江地区各县有1000个农业合作社实行了这种办法,但随后受到批判。不可否认,我认为我们的现行的农村制度需要改革,方向就是包产到户。这样,农民才会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就会爆发出来。”

“至于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先例。在国外,资本家都会象征性给一些管理人员股份,让一线的生产工人有劳动积极性,因为他们有盼头。国内目前据说在太湖省江阳市华土镇有个华东村,华东村的支书姓尤,他们有几个手工作坊,悄悄地把自己的产品销售到附近的县份。那里的农民也成为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危机模拟器:苟住就是胜利 杀戮成神,屠尽亿万生灵 诏狱行刑百年,出世既无敌 橙星记 世界第一首富小姐 我的轮回女帝妹妹 万界武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