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电脑写作了。人们夸奖“386”比“286”好、“486”比“386”更好,那情形很像是在夸奖这个人比那个人更聪明。就像智力比赛,所谓“更聪明”即是说:运算(理解)的速度更快,存储(记忆)的信息更多,以及表达得更准确和联想的范围更宽广。于是有一个可笑的问题提出:用“486”写作,会比用“286”写得更好吗?这个可笑的问题甚至不用回答。但与这个问题同样可笑的逻辑却差不多通行,比如:要是我们写得不及某人,我们首先会怪罪我们的大脑不及某人。
如果作品的美妙和作者的智商不成正比,如果我们的文学止步不前而世界上仍在不断涌现出伟大的作家,我们主要应该怪罪什么呢?如果“486”并没有写出比“286”更有新意更有魅力的作品,大家都明白,是坐在“486”前面敲打键盘的那个人不行。如果一个智商很高的大脑却缺乏创造力,只能不断地临摹前人和复制生活,其原因何在呢?
我看过一位哲学家写的一篇谈“电脑与灵魂”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躯体和灵魂之间的模糊分别通常是理解为躯体与心灵,或者大脑与心灵之间的分别。研究这分别的一个途径是问:大脑是否能够做到心灵所能做的一切……
当然,目前更受注目的一个问题是电子计算机(电脑)是否有人……一样的能力……假如电子计算机能做到的跟人一样,则我们也只不过是电子计算机而已;也就是说,我们的存在也并不独特。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其实正在问“人是否存在”——一个与传统问题“神是否存在”有同样重要性的问题。
显然,大脑做不到心灵所能做到的一切。心灵比大脑广阔得多,深远得多,复杂得多。甚至所谓无限,我想其实也只是就心灵的浩渺无边而言。我们生存的空间有限,我们经历的时间有限,但我们心灵的维度是无限的。在电脑方兴未艾突飞猛进的时代,我们更容易发现,人的独特之处,究其根本不在于大脑,不在于运算得更快和记忆得更牢,而在于心灵的存在。浩渺无边的心灵,是任何大脑和电脑所无能比拟的。再高超的电脑也是人的造物,再聪明的大脑如果没有心灵隐于其后,也只近似传声筒或复印机。恰恰是心灵的浩渺无边,使人的大脑独具创造力,使文学成为必要,使创作能够永恒,使作家常常陷入迷茫也使作家不断走进惊喜。大脑不能穷尽心灵,因此我们永远为心灵所累不得彻底解脱,也因此,我们的创作才有了永无穷尽的前途。
所以,如果“486”写得不如“286”,我们应该怀疑的是:在“486”前面,“人是否存在”?键盘噼噼啪啪地敲响着,当然不能怀疑一个血肉之躯的存在,也不能怀疑一个正常大脑的存在,但我们有理由怀疑心灵是否存在?就是说,聪明的电脑或者聪明的大脑是否联通了心灵,其运作是否听命于心灵?心灵不在,即是人的不在,一台聪明的电脑或大脑便是人或上帝的一次盲目投资。当然,并不否定聪明的作用,但写作如果仅仅是大脑对大脑的操作,则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大脑都难免走入文学的穷途。文学的无穷天地,我想可以描述为:大脑对心灵的巡察、搜捕和缉拿归案。聪明对于写作是一件好事,正如侦探的本事高超当然更利于破案,但侦探如果单单乐意走进市场而不屑于巡察心灵,我们就可能只有治安和新闻,而没有文学了。
心灵是什么呢?以及,心灵在哪儿?
我记得有一位哲学家(记不住他的名字)写过一本书(也记不住它的题目),书中问道:“我在哪儿?”胳膊是我的,“我”在胳膊里么?但没有了胳膊,却依然故“我”。腿呢?也一样,“我”也不在腿里。那么“我”在心脏或大脑里了?但是把心脏或大脑解剖开来找吧,还是找不到“我”。虽然找不到,但若给心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