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芷兰阅读之家】地址:www.zhilanyuedu.com
由于是太子李亨的嫡系,对于李林甫的过分专权,皇甫惟明心中着实不平,所以这次入京献捷,专门利用韦坚倒戈事件大做文章,在面见李隆基时,不断称赞韦坚的才能,并含沙射影的诋毁李林甫。
但事实上,他并没有仔细分析事情的厉害关系,他所说的话,李隆基内心并不接受,倒不是因为皇甫惟明说的没有道理,而是因为他的身份以及和太子李亨的关系。
以李隆基的智商来判断,李林甫的专权他是十分清楚的,甚至可以说李林甫的专权是李隆基的杰作也不为过,对于皇帝来讲,谁专权无所谓,只要对我衷心,在我的领导下认真的干事儿就行。换句话说,李隆基这个皇帝当时是能驾驭李林甫,在李隆基看来,李林甫并不存在威胁。
但太子李亨呢?
从血缘关系角度来讲,李隆基和李亨的关系,李林甫完全无法相比,但除此之外,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唐朝自建国以来,皇帝和太子的矛盾基本是代代上演,从这一点来看,要说李隆基内心没有阴影那是不可能的。
何况太子李亨背后的支持者是边将,皇甫惟明这样的人作为地方节度使掌管数十万兵马,在我看来,李隆基当时的内心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是李亨作为三子被杀之后的储君,没有在合适的人选,所以李隆基必须要维护。另一方面,李隆基的内心其实也对李亨有所忌惮。
矛盾的心里促使李隆基的内心形成一种胶着状态,哪个想法占据主导,则要看客观形势的变化,不过很不幸的是,这次皇甫惟明不知深浅的站了出来,他一定想不到他的做法不仅没有为李亨带来任何帮助,反而差点将里亨推向的绝境。
当皇甫惟明在李隆基面前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后,李隆基虽然没有接受,但并没有采取任何不利于李亨的方法来制衡他,但老狐狸李林甫怎么能错过这个好机会,皇帝陛下朝堂之上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很长时间以来李林甫已经全都摸透其含义,现在皇帝陛下没有肯定皇甫惟明所说的一切,那就意味着皇帝陛下内心肯定有想法。
所以,李林甫决定利用李隆基的猜忌之心,开始了一场旨在一网打尽太子李亨极其党羽的行动。
天宝五年(746年)正月十五日,长安城中人们正在欢度着上元佳节。入夜十分,太子李亨和皇甫惟明等人出宫到长安街赏灯,走到半路时,正好碰到韦坚,双方在一通寒暄之后,一起在大街上赏灯,本来一起渡过上元佳节事件很令人惬意的事情,但完事儿之后应该各回各家,可是韦坚和皇甫惟明在赏灯之后,背着李亨又一同前往景龙观,双方在道士的居住室里畅谈了很长时间。
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两个人究竟谈了什么,但这种私会于密室的行为本身就让会让人产生联想,更何况他们的行为早已经被李林甫盯上。
在皇甫惟明刚一进京的时候,精明的李林甫立即派出亲信时任御史中丞的杨慎矜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所以这次皇甫惟明和韦坚的私会,被杨慎矜盯了个正着。
当李林甫得到杨慎矜的报告后,他觉得扳倒李亨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他立即秘密上奏李隆基,诬告说韦坚以外戚的身份与边将皇甫惟明结谋,共同想拥立李亨。
李林甫的诬告之词可谓阴险至极,外戚、边将、结谋、拥立太子;李林甫坚信每个词汇都会跳动李隆基那颗敏感的神经,这次一定会借助李隆基的力量,将李亨极其党羽一网打尽。
但出乎李林甫意料的是,李隆基只是将韦坚和皇甫惟明以离间君臣的罪名,将两个人贬到偏远地区去做太守,除此之外再无更大的动作。
通过李隆基的反应,我们可以印证上述李隆基的那种矛盾心态,显然李隆基是知道李林甫的报告是有诬陷色彩的,但皇甫惟明和韦坚私会是却有其事的,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